一、创新管理体制,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首位。2009年末,学院率先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将教师队伍分为以Tenure track系列、研究系列、教学系列、实验技术系列和职员系列,建立了国际评审机制。一系列的措施保障了师资队伍的建设质量,一批优秀学者陆续加盟到生命学院,为教学和科研带来新的活力。实验教学队伍由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助教博士生四类人员组成。课程负责人都是教学科研能力强,治学严谨的PI,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清华大学“百人计划”2人、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1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他们对实验教学的改革起到引领作用。建立了素质高,精简高效的实验技术队伍。
二、注重能力培养,完善“3+1”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中心确立了“3+1”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即盖基础型实验、综合提高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以及高年级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每个层次的实验都独立设课,由浅入深、由认知验证性实验与基本实验技术学习到综合实践、设计研究、最后参与科研。实现了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3+1”既面向本系专业教育,又面向全校通识基础教育,并注重校内外与国内外相结合。“3+1”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保证了实验课程的不断创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同时有利于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近年来,在“3+1”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中,重点推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措施,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创新型课程建设,能力提高项目,和科研训练。
三、以学科建设促进教学发展,发挥科研平台对实验教学的支撑作用。
生命学院教师高水平的科研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动力和源泉。不断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把当今国际前沿技术介绍给学生。把科研实验室和学院科研平台作为本科生实验课堂的延伸,一批优秀的教师承担了本科生能力提高项目和科研训练的指导工作,使科研为教学服务,教学也促进了科研的发展,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
四、以人为本,构筑设施先进、开放运行的实验环境和运行机制。
按照“以人为本 、整体优化”与“优化配置 、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了仪器设备先进、制度健全、资源共享、开放服务、高效运行的实验教学中心,满足分层次的实验教学的需要。标本馆建设实现“零”的突破,加强了宏观生物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