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生物学系始建于1926年,是一个历史悠久、大师巨匠、立言兴学、人才辈出的学科系,自建系以来生物系学习或工作过的校友中有54位荣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清华生物系被并入北京大学等院校。在历经了32年的沉寂之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1984年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复系新建,新一代清华人秉承“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书写了我国生命科学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2009年撤系,正式成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始建于1999年9月,是一个校、院两级管理的独立实验教学实体。实验教学中心所构筑的基础课教学与实验训练平台,为全面推进实验室建设与实验课内容更新,为培养高素质本科生和创办“研究型”大学奠定了良好的条件。实验教学中心坚持清华大学“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建立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3+1”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具有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鼓励创新的实验教学环境;有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立了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和信息平台,全面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和成果突出,在国内发挥了良好的辐射与示范作用。实验教学中心于2005年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6年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教学中心建立之初,实验室面积为330 m
2,仪器设备181台件,固定资产159万元,年教学工作量为2.2万人学时。自成立以来,在校院两级的大力支持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已建成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学8个基础教学实验室和1个用于本科生探究实验的创新实验室。此外还建设了联网显微镜、公共仪器、局域网3个辅助教学实验室和生物标本馆。自2011年起,中心对原有实验室进行了规划、整合,目前建成了5个开放、共享的实验教学平台(生命科学通识教育、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发酵与分析、细胞生物学和研究创新实践)。目前,实验教学使用面积达到2759m
2,固定资产总值超过3410万元,设备总数增至1656台件,实验设备的改善为实验教学的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实验室双学期开课,开放式运行。实验教学中心承担了全校非生物类本科学生生物学通识教育类实验以及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协和临床医学专业、药学院、化学系、致理书院、探微书院等专业的生物学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任务。目前,实验教学中心共开设5门通识教育选修课,10门专业基础实验课,5门综合提高型实验课,1门研究创新型实验和1门科研训练。每年开设的实验项目数超过200个,综合类、设计类实验项目占比超过50%,年教学工作量超过11万人学时。
2014年,学校对实验教学中心所在的生物学馆进行了全面的修缮工作,并于2015年初投入使用。一个全新的生物学馆交由实验教学中心全面管理、使用。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生命科学殿堂将在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五年来,实验教学中心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及其他科研项目资助总计70余项,资助金额达17000多万元,获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95篇,获得47项发明专利,获得省部级奖3项;立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改项目5项、校级教改项目17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7篇,出版实验教材4本,其中《大学生物学实验指导》入选高等学校“十四五”生命科学规划新形态教材,制作实验教学视频/微课20余项。实验教学中心教师主持的4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课程获评校级精品课,1门入选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核心课,1门入选清华大学2023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现代生物学导论教学团队和生物化学教学团队获得清华大学“本科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认证。自2006年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清华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10项。
实验教学中心全力支持生命科学人才选拔与培养,接待来自国内高校、中小学师生的来访交流与参观,充分发挥辐射示范作用。2021年起,还与“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合作,承办了由美国安进(Amgen)基金会资助面向中学师生的公益项目“安进生物技术体验”(Amgen Biotech Experience)。标本馆作为校级生物学教学及科普教育基地,除支持课程教学外,年均接待参观 2500余人次。